佛言佛语|第三册
佛法讓我們破迷開悟, 佛法讓我們擁有;
不爭不鬥的心理素質, 是培養人類良好性格的開始。
“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”, 敬畏因果的人
可以讓社會充滿和諧與寬容。了斷生死,從慈悲智慧開始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08.jpg)
常常後悔的人,
是一個看不到將來的人。後悔只會給自己帶來傷害, 只會給自己增加更多煩惱。
改變自己才是放下, 修心學佛才能得人間淨土。
懂因果、知因緣,才能知足常樂; 學佛法、消業障,
才能去除煩惱,獲得解脫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10.jpg)
常常記住別人對你好, 你會很快樂。
承認別人的優點, 會讓自己覺得溫暖; 盯住別人的缺點,
會讓自己心中充滿煩惱。
看到別人優點,少看別人缺點, 心中才會越來越光明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11.jpg)
一句好話,有時候可以溫暖人的一生;
一句刻薄的話,有時候會讓人記恨一輩子,
會葬送你婚姻家庭的感情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12.jpg)
正確的思維比感情更可靠。
為別人的幸福而活著的人,
一定是熱愛生命的人;
一個有慈悲心、能夠幫助別人、 救度眾生的人,
是一個開悟的人, 一定是一個活得非常幸福的人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13.jpg)
尋找本性的純潔, 會發現原有的慈悲。
人不能在發脾氣的時候決定任何事情,
否則一定會後悔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14.jpg)
世間榮華富貴皆是空, 人間紅塵情愛也是苦;
榮華富貴帶不走, 水中撈月一場空, 一生努力業隨身。
要懂得這些道理,才能真正得到解脫, 才能真正放下自我,才能真正求佛,
才能真正成為佛菩薩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15.jpg)
悟性是擁有智慧的基礎, 走錯路就是不開悟。
人生在一聲啼哭中開始, 帶著一生的煩惱
最後無奈地離開人間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16.jpg)
總是回憶過去,雜念會多;
總是想著未來,妄想會多;
真實面對現實人生, 用智慧去化解和解決矛盾,
才是真修實修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17.jpg)
看輕人間的一切事, 看淡人間的一切情, 我們才能放下。
學佛要注重威儀, 不在言多,身體力行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18.jpg)
心像一面鏡子,照見人間的惡,看到的都是惡形惡狀、惡是非,久而久之心會成為惡人;
希望我們照見的是人間的一切善, 心中就會擁有一切善良的東西; 如果心能不照見任何事物,才是照見五蘊皆空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19.jpg)
不要以為自己很偉大, 否則會變得非常渺小, 被他人看不起。
把握好這條底線,受益無窮;
把握不好,輕則受辱,重則一生受累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20.jpg)
愚癡的開始就是聽不進別人的規勸, 失敗的開始就是自以為都是對的,
煩惱的開始就是認為 凡事自己都應該擁有一份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21.jpg)
一種賭博的人生, 心態永遠不能獲得解脫。
學佛人要把人間看成鍛煉自己心智、積福積德的地方,
把人間看成是累積功德的旅遊點, 旅遊結束之後,
一切名利得失均會失去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22.jpg)
人生不可得,無常也是煩惱的根。把煩惱帶入明天, 一定不會明心見性;
只有徹底去除煩惱,每天快快樂樂開開心心地過日子, 才能真正解脫自己心靈的憂傷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23.jpg)
調整人心,進入佛心。
不要太過於追求 人間一點一滴的得失,
放下自己才是智者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24.jpg)
戒律是拿來律己,不是用於謗人。
要珍惜人生旅途中的善惡因緣,
學佛人要將人生中的緣分看穿,
才能隨緣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25.jpg)
不執著人間煩惱, 就是慈悲。
換個角度看世界, 這個世界很大, 人顯得非常渺小;
要換位思考與朋友的關係, 就會覺得眾生皆具佛性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26.jpg)
千金難買早知道, 萬金難買後悔藥, 學佛人要接受現實,
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, 知因懂果,
要學菩薩畏因,不學眾生畏果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27.jpg)
我們要用慈悲心和智慧 去面對人間所有的一切,
你會發現你生活的空間豁然開朗; 看到誰都是這麼可愛,
你的心態就會可愛, 這時候就有菩提心, 就會擁有菩薩的愛。
慈悲的個性勝過卓越的才智, 擁有感恩的心才能身心健康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28.jpg)
善果是因為種善得來的, 孤獨是因為自私得來的, 懷疑是因為害怕得來的,
恐懼是瞋恨得來的, 所以培養好清淨心
才能將凡心轉為佛心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29.jpg)
真正的開悟是懂得捨得, 真正的開悟是理解。
無是獲得有的基礎。
能愛別人就是福, 能理解別人就是慧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30.jpg)
生命的真實性, 就是人間過路客。
一個沒有智慧的人, 因為他的煩惱太多;
一個沒有煩惱的人,他的智慧一定是充裕的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31.jpg)
人生最大的財產是身體健康, 一個人有痛苦的身體,
即使擁有財富享受財富時也是痛苦的擁有,
人生知足就是財富;
人生最大的勝利,就是不生氣、不恨、不瞋, 別人拿你沒辦法;
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放下執著、 悠然自得、智慧充滿、笑看人生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32.jpg)
在人間每天會發生 各種幸與不幸的事情,
平安就是福,平安時要懂得珍惜, 要培養善解的好心態,
那就是佛的心態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33.jpg)
若真修道人, 不見世間過。
修心路上煩惱多, 悟者自心守本源, 多劫多難心來化, 心中無念福壽延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34.jpg)
學佛人應正信,交友要謹慎, 過多交友,參差不齊,
有時會有害無益。
學佛人要交好朋友,要交善知識, 心中有佛、廣結善緣、遠離惡緣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35.jpg)
與其總有一天要放下,
還不如早點把身上的包袱放下, 讓心活得踏實一點,活得開心一點。
用自己的本初來覺醒自己。
改掉自己的缺點就是尊重自己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36.jpg)
真正弘法的人,要內護外護。內以誠心誠意弘法,
外以行為、舉止、言表、行善積德來讓眾生信服,
這樣才能流通佛法,普度眾生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37.jpg)
心中的長明燈不熄, 才能照亮彼岸之路。
要合光即悟,
經常與菩薩的佛光接在一起,
你的心就會變得非常的融合, 馬上開悟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38.jpg)
福氣是前世所修, 德行是今世所為。
珍惜現在所擁有的, 不要把欲望看得太重,
能夠擁有今天的人才能擁有明天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39.jpg)
在一個行動要做出來、在一句話要出口、
在一個思維要形成之前,
問一問自己的本性和自性再去做, 就不會後悔了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40.jpg)
學佛人心中要沒有是非, 因為只有因果。
真正的駕馭高手, 不是勇敢地去征服風暴,
而是機智巧妙地去避開風暴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41.jpg)
什麼是慈悲?
凡是能夠站在別人角度 為別人想的人就是慈悲。
修心就是修正自己的心態,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42.jpg)
善於學習他人之長處的人,最有智慧。善於自己控制自己的人,最強大。
能深悉自己擁有的財富者,知足者,
並能將財物施予和幫助別人, 會讓自己過好每一天,
精神愉快的人,是最富有的人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43.jpg)
自重並敬重別人的人, 是最值得敬重的。
用菩薩的智慧
開啟我們心靈光明的本性,
才能在人間過得越來越舒暢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44.jpg)
低頭並不是承認自己不如別人, 而是一種不卑不亢的姿態。
也許很多人出類拔萃,
但不要忘記,人外有人天外有天, 時時不忘低下自己高昂的頭,
保持謙卑的態度,踏踏實實做事, 反而會讓別人更高看你。
真正的成功者就算低著頭也會有光芒,
一樣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敬佩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45.jpg)
人生的意義
就是要改變自己、回歸自我。
用自己最好的一面對待眾生,
改正不好的習慣和脾氣,
找回真我,
這就是佛法界講的自我圓滿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46.jpg)
一個人將恨一直積壓在心中, 時間長了一定會發芽;
一個人把愛多一點放在心中, 時間長了一定會慈悲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47.jpg)
佛教讓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, 要活出真正生命的價值來。
一個有智慧的人,放得下、看得開、 想得明白、過得自在;
一個人如果想通了,做事就會通達,內心就會通泰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48.jpg)
學佛人必須要誠實, 如果連誠實都做不到, 就慢慢離開了佛法。
損害他人的人格,
快樂一時,傷害自己一生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49.jpg)
給別人面子,就是給自己面子;
你希望別人怎樣對你,你就要怎樣對別人;
傷害別人,最終傷害的是自己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50.jpg)
有欲望而不執著, 有求而不貪,
求佛心態越平衡, 就會放下越多。
心態平衡的人,就會淡定、坦然、從容,
六根清淨,萬事不擾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51.jpg)
佛法說
“知其人之心為吾之心,是為智”,
懂得別人的心,才能懂得自己的心;
懂得別人的意,才能明白真正在世界上生活的含義。
我們偉大的菩薩
最知道人間的孩子受的苦,
所以觀世音菩薩媽媽才說 “有求必應”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52.jpg)
學佛必須要行善,
不傷害自己又能度到眾生,就是妙法;
能讓別人開悟,又能讓自己度到更多人,就是智慧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53.jpg)
手是用來勞動,不是用來索取的;
腦筋是用來思維和懺悔,不是用來偏執的;
讓自己頭腦清醒,經常原諒別人,才能讓自己不斷進步;
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,就是原諒別人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54.jpg)
學佛人一定要心中有一堵牆,
就像電腦要有一堵防火牆,
不管來自於哪裡的病毒,
我們用佛法的智慧
都能把它擋在人間的煩惱之外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55.jpg)
我們在苦難叢生的娑婆世界當中, 只要相信菩薩,
雖然做不到完美和圓融,
但是只要堅定的學佛,
沿著佛法這條道走下去,
一定能從中受益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56.jpg)
要懂得隨緣的人才能自在, 開心的人才沒有煩惱。
如果能放下心中的煩惱,就是開悟。
悟性就是解脫,懂得快樂的人
就是一個開悟解脫之人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57.jpg)
一個人能持戒守法, 心就會安定。
安,爾後才能定。
有定性的人才會生出智慧。這就是佛法講的戒定慧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58.jpg)
學佛人一定要懂得,
為自己的事情,為私心的事情, 都帶著惡意;
為別人的事情,哪怕就是一點點, 都是善良的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59.jpg)
放下執著,才能破除我執。
我們做人不能有煩惱,有煩惱的人
一定是把自己看得太大、太高了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60.jpg)
六道中無量無邊的眾生, 我們來到人間都是平等的,
生不帶來死不帶去, 再偉大的人
走的時候也是兩手空空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61.jpg)
一個人知足,
就擁有快樂和富有。
有福氣的人要學會低調,
就福壽延綿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62.jpg)
學佛人要懂得知恩圖報。心有感恩,
就會少生怨氣,少生瞋恨心, 時間長了會生出善心,
無怨無悔的為了眾生恆生善心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63.jpg)
人最大的缺點就是生氣,
不要自己找氣生,不生哪來的氣? 越生,氣越多。
不生氣是保持
身體健康和心靈健康的金鑰匙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64.jpg)
身體髒了,要洗澡。
內臟髒了,要大量喝水,裡面“洗澡”。
《黃帝內經》曾說,水是最好的藥, 大量喝水,可清洗內臟。
精神上“洗澡”用什麼方法?
許願、念經、放生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65.jpg)
放下自己,就是去除心中的
分別心、是非心、得失心、執著心。
放下是一種大度,是一種徹悟,是一種本性,
唯有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66.jpg)
一個人如果不能有所捨,必無所成;
要懂得捨,才能得。
人不能生氣,不要與別人爭, 爭來的是假的,
修心修來的才是真的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67.jpg)
心平安了,意念乾淨了, 世界都會對你微笑。
當你對自己微笑的時候, 世界上就沒有煩惱能纏住你;
當你對自己非常真誠的時候,世界上沒有人能欺騙你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68.jpg)
在人間,什麼路都可以走, 唯獨絕路不能走;
什麼路都可以選擇, 唯獨歧途不能選擇。
人生的道路很挫折,
但是我們要昂首闊步地走上坡,
你會避開很多彎路、小路、險路。
精進學佛,再長的路也能走過。
學佛不僅僅在於持續,
更重要在於保持正確的學佛方向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69.jpg)
人如果懂得生活的真諦, 就可以從一些微小的事情中獲得快樂;
理解人生無常, 就會珍惜和快樂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70.jpg)
懂得快樂的人,
每一天活在世界上沒有不快樂的。
何須頓足捶胸、長籲短歎,
正所謂聽得春花秋月語, 必先識得如雲似水心。
記住:萬物唯心造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71.jpg)
生命是靠著相互依賴而存在的, 人是靠著別人幫助
讓自己茁壯成長的,
世界上每一個人都要靠別人的幫助才能成功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72.jpg)
學會感恩,
得到別人的幫助更要幫助別人,
要感恩大自然的付出,
感恩父母的教養, 感恩佛情友情,
感恩佛法讓我們開悟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73.jpg)
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裡, 這杯水立刻變色,不能喝了;
一滴墨汁如果融在大海裡, 大海依然是蔚藍色的大海。
為什麼?因為兩者的肚量不一樣。不熟的麥穗直直地向上挺著,
成熟的麥穗低垂著頭。
為什麼?因為兩者的分量不一樣。寬容別人,就是肚量;
謙卑自己,就是分量。
合起來,就是一個人的品質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74.jpg)
心念散,魂不齊; 心念定,智慧齊。
一個人心念定,
無事是貴人,心常莫造作。
在日常生活中,要用無事來解決這個問題,
不去惹事就不會生非; 要安然,才能平安;
心要平安,才能真正的無恙。
![](http://095yu.oplok.pics/user/img/book_img/fyfy/3/fyfy3_0075.jpg)